团学动态
实践育人|庆阳职业技术学院党史学习教育团社会实践活动进行时(二)
时间:2022年07月14日    来源:团委      作者:郭海龙      编辑:王权    审核:王晓冰    点击:

7月11日上午,党史学习教育团一行来到了全省职业教育红色研学旅行示范基地南梁革命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走进南梁革命纪念馆,团队师生认真聆听讲解,不时驻足凝视,了解了南梁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历史,直观的感受到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为何具有“两点一存”的重要地位,透过历史照片和画作拉近了与历史的距离,思绪闪回到硝烟弥漫的年代,信仰的光辉、奋斗的史诗、人民的伟力,震撼着在他们每个人的心灵。

下午,社会实践团来到了南梁镇新南路22号革命烈士遗属梅建顺家中。得知同学们要来,梅建顺高兴而激动,对团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详细的给团员们讲述了他爷爷梅生贵经历过的那段战争岁月。“爷爷牺牲得很壮烈,小时候奶奶很少给我们讲爷爷的事,后来我是从叔伯长辈们的口里知道爷爷的故事的,才知道爷爷是位烈士、是一位大英雄!”梅建顺说。如今再度提起往事,他希望大学生志愿者们可以将爷爷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

梅建顺的爷爷叫梅生贵,1903年生于华池县山庄乡算帐沟村,曾经是陕甘边区赤卫军负责人,1933年10月参加刘志丹带领的红军后,开始做地方工作,很快发动群众在当地建立了农民联合会、贫农团,不久又任赤卫军大队大队长。1934年2月,红四十二师在南梁一带建立起5个赤卫军大队,任四大队队长,不久后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4月16日,苏维埃边区政府领导人在张岔岭被敌包围,爷爷率领赤卫军奉命阻击,掩护他们转移。不料在白沙川又遭敌包围,指挥赤卫军与敌激战,最后只剩下他一个人,不幸右腿中弹负伤后被俘,被俘后的爷爷宁死不屈,最终壮烈牺牲,年仅33岁。

参观南梁革命纪念馆、探访革命烈属活动是一次精神上的“补钙”。团队成员们深刻地认识到,随着时间的流逝,英雄们逐渐离去,但革命精神依旧陪伴着我们,激励着当代青年继续前行。大家纷纷表示,将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把“面向群众、坚守信念、顾全大局、求实开拓”的南梁精神融入学习、生活中,用南梁精神照亮自己求学和前进的道路,以坚定的理想信念、昂扬的精神状态书写好当代大学生出彩的人生。